王海峰
竹篱居主页旅游小说经济太极拳其他
注意:建议使用IE 4.0或更高版本的浏览器,使用Navigate时格式上可能会有偏差,请注意调整!
   
1998~2007年上钢新村街道社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(1)

第一部分 现状分析

社会保障包括国家保障、单位保障、社区社会保障。

国家通过社会保险对城镇职工的养老、医疗、工伤、失业等实行社会统筹;通过制定最低生

活保障线,对极少数达不到保障线的特困居民给予救济,从而消除因年老、疾病、伤残或失业引起的贫困,使劳动者有稳定感。单位保障主要通过“两金一疗”的形式,给予其职工应享受的各种福利服务。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,单位保障将更多地通过社会统筹,由社会承担。社区社会保障则通过社会对象互助的形式,发挥社区相对完整、合理的服务体系,使那些不能由国家单位保障的对象得到社区社会的保障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作为社区建设主要内容的社区社会保障事业的优劣,将成为评判一个城市城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。

第二部分

发展规划

其他站点
经济贸易类

WTO组织

世界银行组织

世界货币基金组织

一、社区社会保障事业适时发展的必要性
社区社会保障事业包括社会福利、社会救助、社会优抚、社会服务。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,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,上海地区各街镇普遍出现人口负增长、年龄结构老化、家庭规模缩小以及家庭保障功能削弱、人际关系疏远等趋势,社区社会保障事业适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。

(一)、完善的社区社会福利体系是社会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。上海地区先于全国各地步入“老龄化”。上钢街道目前有65岁以上老人14721人,占总人口15.75%;残疾人254人;妇女比例占45%以上。老龄人口的增加为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为”注入了新的内容;残疾人康复需求、工作需求、保健需求的进一步提高,妇女儿童健康需求的进一步完善,下待岗人员再就业内容的进一步扩大,都对社区福利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
(二)、广泛的社区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稳定、安定团结的保证。由于经济转型而带来的竞争机制,使大批不善经营的企业陷入困境,导致失业率和企事业单位下岗人员数量不断增加,比例不断上升。同时,由于通货膨胀、物价水平上涨,贫困家庭日益增多,社会救助对象的范围扩大。目前,上钢街道下待岗人员200余人,贫困人员491人,加之老幼病残等符合救助政策的对象共3000余人,占社区总人口3.2%以上,且有不断增加趋势。随着《上海市社会救助办法》的出台和实施,市委市府要求的落实,尽快建立一个范围广、力度大的社会救助体系成为当务之急。

(三)、完备的社区社会优抚事业是巩固国防、安定军心的基础。军队是国家的钢铁长城。拥军优抚工作一直是社区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。目前,全街道有现役军人95名,伤残军人66人,烈属24户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,如何贯彻市委市府精神,开展多渠道、多形式的优抚工作,将是今后社区社会保障事业建设的重点内容.

(四)、网络化的社区服务体系是实施安民工程的关键。经济的发展、社会的进步、生活水平的提高、观念的更新,人们对居住环境和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,且呈多样化、特殊化发展。居民对于社区内家政服务、便民措施、娱乐活动、精神享受的需求越来越大。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充分挖掘社区资源,搞好软硬件建设,坚持“便民利民”的原则,开展网络化社区服务建设将是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。

二、上钢街道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现状
(一)、上钢街道社区福利体系现状
1、老年人福利现状。

(1)、上钢街道老年人状况。

90岁以上高龄老人118人。其中18%已丧偶,4.7%的老人单独居住,0.9%的老人与其他亲属居住。全街道常年患病、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2114人,其中27.78%患有严重疾病、4.86%卧床不起、51.37%能部分自理、15.99%不能自理。这部分老人对敬老院的需求较大。

(2)、老年福利。

上钢街道现有敬老院一个,面积1200平方米,床位65个,现收养老人50人。现阶段同浦东新区各街镇相比,上钢街道敬老院各项指标均高于浦东新区的平均水平,如下表所示:

类别 敬老院占地面积(平方米/个) 床位数(张/千人) 院内人均占的面积(平方米)
上钢街道 1200 4 0.041
浦东新区 738 0.5 0.033

同时街道积极组织学习、宣传、贯彻《老年法》;完成《老年法》征集签名工作;完成70岁以上老人优待证的登记、汇总和发放工作;开展老年体育运动,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类城区社区活动;定期举办各种敬老活动,初步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老年人福利体系。

2、残疾人福利体系现状。

目前全街道共有各类残疾人254名,约占总人口的0.7%,其构成情况如图所示。全街道目前有福利企业一家,其中残疾人9名,解决了部分残疾人就业的需求。街道还设立残疾人康复中心,每周定期免费开放;积极组织残疾人参与社区城区各项残疾人活动;开展不同形式的助残帮困活动,初步完成帮困结对工作。

3、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。

街道老龄化趋势严重,老龄化速度远高于整个新区的速度;硬件建设跟不上需求;残疾人福利企业解决残疾人人数不多,不能充分体现企业福利的性质;职能部门职权不清,工作难以顺利开展。

(二)、上钢街道社会救助体系现状
1、上钢街道社会救助体系如下表所示。
对象 孤老、孤儿、烈属、困难户、历史错案造成的困难人员 一老养一老的生活偏低家庭 下待岗人员、知青子女、遗属及家庭人均收入低于250元
人数 37 454 2400余人
措施 定期发放生活费+帮困粮油卡 每月40元实物补助+帮困粮油卡 帮困粮油卡

其中,实物补助人数基本持平,粮油帮困卡人数增长迅速,近两个月平均增长3%以上,预计年增长将达20%。如下表:(仅对1997年5月、6月、7月的实物补助和帮困粮油卡人数进行统计)

月份 1997年5月 1997年6月 1997年7月
实物补助 439 人 435 人 423 人
帮困粮油卡 2393 人 2422 人 2464 人

2、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。

社会救助范围不断扩大,救助工作面大量广;人员配置不足;救助对象划分不清,许多该救助的未被救助,不该救助的却得到救助。

(三)、上钢街道社区社会优抚事业现状:
全街道目前有现役军人95名,伤残军人66人,烈属24户。街道以走访慰问、物质补助、义务服务等形式开展拥军优抚工作,并坚持依靠企事业单位人武部民兵,在社区服务网络体系的基础上,定期举办军民参加的为民实践服务活动,作好军民关系工作。
(四)、上钢街道社区服务体系现状
1、社区服务网络化建设。

1996年10月,街道成立社区服务管理所,并拟建一个社区服务中心,在德州、济阳小区各建一个社区服务分中心。在网络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,已建有各类网点270余个,涉及缝纫、家电维修、小五金、自行车修理等各项便民服务。在所设立的各类网点中,其服务人员组成主要以下待岗、退休人员和外来人员为主。目前,网点管理以过渡和改建为主。必拆网点25个,约161平方米;过渡网点38个,约330.5平方米;其余网点193个约3029.5平方米采取租赁和押金等集资方式,进行改建和扩建。

2、志愿者队伍建设。

全街道目前有志愿者约9000余人,主要分布在4个文明小区内,占小区总人口数30%。在活动上采取定期在昌里路举办服务日,军民共建等各类义务劳动和义务夜间巡逻队等形式。

3、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。

服务网点不规范,网点建设未系统规划,没有形成完整的十大服务体系;志愿者队伍人员不稳定,人数不多,加之志愿者服务范围不广,难以开展长期持久稳定的志愿者工作。

cycling ball with W 版权所有(1999) 王海峰